历史人文
- 王精益
-
王精益(1915-1986),男,大英县河边镇星花人。1915年5月18日出生在原遂宁县(今遂宁市安居区)莲花乡一户有业中等农民家庭。父亲以植棉为业。王精益常用读私塾之余随父植棉,少小时即对植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懂得一定植棉基础技术。一家人和和美美,生活得比较为滋润。1930年秋,一场病灾降临父亲身上,一家人倾尽家产,父亲也落得个全身瘫痪。为维持一家人生计,王精益值得辍学继承父业,仍以植棉为业。对植棉技术有了进一步钻研。194...
-
分类: 2017-9-8 00:00
- 杨炯
-
杨炯(650—693),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12岁举神通,授校书郎、崇文馆学士。唐垂拱元年(685)秋,出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司法参军,垂拱四年(688)秩满离蜀,后出为盈川县令,在官任内以严酷著称。擅长五律,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其边塞诗具有积极精神,气势较胜,但多数作品未能尽脱齐梁风气,著有《盈川集》。 杨炯曾祖初为唐代左光禄大夫,华山郡开国公。杨初长子杨安,杨安之子杨某(其名失载...
-
分类: 2017-9-8 00:00
- 卢权镒
-
卢权镒(1891-1964),字显鑫,今大英县玉峰镇人。卢权镒自幼性格刚强,敏而好学。读私塾5年,后随父学医,精读医家学说。长于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及外科,求医者众,曾得清末徐翰林书赠“方通中外”金字大匾。1933年春,受乡友之托,赴蓉为成都中学久病不治的卢凯治病,术起沉疴,病员闻讯求医者日增,便住“协生堂”坐诊,应接不暇。后离蓉回乡。不久因父病逝,族人不睦,又携家至成都长顺街定居行医。军政要员何传义、戴传贤、刘湘...
-
分类: 2017-9-8 00:00
- 郭祖烈
-
郭祖烈(1913-1942),笔名郭汶,出生于今大英县回马镇金井坝一个农民家庭,1931年考入县中读书,同年暑假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县中校党支部书记,组织“互助社”和“常康足球队”,成立地下图书室,创办刊物《朝阳》。10月,因写《川战一瞥》,揭露四川军阀割据给人民带来的极大灾难。文章刊于黑板报上,引起驻防蓬溪的20军3师师长罗乃琼的恼怒,责令县长刘觉到学校对师生严加训斥。 1933年,红军入川,军阀惊恐不安。10月20日,郭祖...
-
分类: 2017-9-8 00:00
- 罗瑶
-
罗瑶,巴陵(今湖南岳阳)人,号野庭山人,明代进士。明嘉靖三十年(1551)至(1554)任遂宁知县,为官清正,不徇私情,后升任四川布政使、四川巡抚。嘉靖三十年(1551)八月,时值中秋,刚履任遂宁知县的罗瑶,便来到长滩寺游览。并写下七律诗《秋游长滩寺次韵》。后来,明代蓬溪知县李建中(著名医药家李时珍之子)将罗瑶诗刊刻成诗碑,竖立在长滩寺中,供游人参观。惜罗瑶诗碑今已不存。
-
分类: 2017-9-8 00:00
- 张述
-
张述,字邵明,宋代长江县长滩镇(今大英隆盛镇)大峰山人。其父张献可,为县内乡贤。张述幼小聪颖,勤奋好学,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考中进士。初调咸阳县主薄,继改大理寺丞,寻迁太常博士。 宋皇祐之、至和年间(1049—1056),以仁宗无嗣,张述前后七次上疏,奏请建储,言辞激烈,仁宗终不以为罪。历官通判延州,知泗州,皆有政绩。后以尚书职方员外郎为江、浙、荆湖、福建、广南路提举,坑冶铁钱事,行至万州病卒。《宋史》赞...
-
分类: 2017-9-8 00:00
- 杨最
-
杨最(1472—1540),字殿之,祖籍蓬溪。其祖杨绍广,性孝友,“以姻谊出嗣杨景安,遂籍射洪。”(国民版《蓬溪近志?孝友》)。明代天顺八年(1464)所立蓬溪县金仙寺《重修飞轮宝藏碑》,民国《蓬溪近志》、清代《射洪县志》均有载。其父杨澄(1433—1508)为进士,官至山西巡抚。杨最于明正德三年(1508)考取进士,历官工部主事、宁波知府、贵州按察使、太仆寺卿。因谏阻世宗朱厚熜的迷信行为,上《谏止希仙》、《谏黜方士》二疏,死于廷...
-
分类: 2017-9-8 00:00
- 徐得亲
-
峨眉山,一日黄昏,伏虎寺内来了一位脚穿草鞋、肩挎布囊的老头,找到和尚要活干,年轻和尚们见老头身体瘦小,面貌癯,以为老头不过是想讨口饭吃,逐想尽快打发。一老僧见后口道:“咱们佛门以慈悲为怀,收他做个勤杂工吧。”殊知老头听后,头也不回地悄然离去,众僧好生诧异。 1981年春,这老头在傍江之滨、依五渔之山的“鬼城”丰都县出现了。几年之后,名山出现了奇迹,一度毁于浩劫的“鬼城”福源了。由2000多个鬼使神差和20多座...
-
分类: 2017-9-8 00:00
- 沈贤修
-
沈贤修,号鹤子,清代安徽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光绪十一年(1885)三月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人蓬溪县盐大史。清代蓬溪盐大史署设在康家渡正街(今红江镇丝厂内)。沈出任盐大使,清正廉洁,曾撰联言志云:“涪水见青天,反躬自省天理;蓬溪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 沈贤修工诗善书画,成都青羊宫、杜甫草堂和蓬溪县红江镇还珍藏着沈贤修写的匾额。有一年春天,沈贤修到长江坝贾岛祠游览,登上明月山,怀古揽胜。明月山头,可以...
-
分类: 2017-9-8 00:00
- 端秀
-
端秀(1843-1913),字午君,满族,正白旗籍,世居长白山,后随旗人入川,定居成都。 他于清光绪六年(1880)八月至光绪八年五月;光绪九年十二月至光绪十二年五月;光绪十二年十一月至十八年闰六月;光绪十八年十一月至十九年八月;光绪二十年十月至二十三年十月,断续五任蓬莱县丞(副县令,从七品官衔)。是在蓬莱任县丞届数最多、总计时间最长、民间反响最好的吏员之一。 蓬莱镇自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始设县丞,至清光绪年间,共有...
-
分类: 2017-9-8 00:00
- 盆景制作者——小盆景大气象
-
盆景制作者——小盆景大气象
关注对象:盆景制作者 张时好
职业描述:根据石头外形特点,通过雕刻、造型、植入植物等工序,制作千姿百态、造型奇特的假山。 今年45岁的张时好是大英的一名盆景艺人,从事盆景制作近20年。
“最开始干这行,完全是机缘巧合。”老张告诉记者,自己读书的时候就爱好美术,高中毕业后跟着父亲学习雕刻,学成后到过陕西、广东沿海等地修建寺庙,92年回到大英后,又参与了本地寺庙的修建……正是这一系列...
-
分类: 2017-9-8 00:00
- 文棨
-
文棨,字筱农,长白(今吉林)人。清咸丰年间,历任四川荣昌、奉节知县、汉州知州、夔州府通判等职。同治元年(1862)由彭县知事升绵州知州,连任三届知州十六载。文棨祖孙三代牧绵,俱有善政,后寓籍于绵。文棨工诗善文,同治十二年(1873)曾重修《绵州府志》。著有《诵芬堂诗集》,卒葬绵阳城南吴家坝。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淮南、湖北一带,食盐紧张,清朝廷大力发展川盐济楚(湖北)。由于战争失利,军需加重,于是加...
-
分类: 2017-9-8 00:00
- 谯纵
-
谯纵(—413),东晋巴西南充人,史书上说他少而谨慎,颇得蜀人爱戴。东晋末年,他乘局势混乱,割据蜀中八年。 公元402年,已故东晋大将桓温之子桓玄拥兵入建康(今江苏南京),403年废晋帝自立,一年后刘裕等人所诛。 405年,桓玄余党桓振率残余势力攻陷江陵,益州刺史毛璩领兵东下长江讨伐叛逆。毛璩命其弟毛谨、蜀郡太守毛瑗出外水(今岷江),令参军谯纵、侯晖出 涪水(今涪江),约定三军会师巴郡(今重庆)东下。蜀兵颇恋乡土,...
-
分类: 2017-9-8 00:00
- 德楞泰
-
德楞泰(1749-1809),清蒙古正黄旗人,伍弥特氏,字惇堂。乾隆年间屡同福康安作战,升到护军统领。乾隆六十年(1795)赴贵州镇压苗民起义。清嘉庆二年(1797)以后,转战川、陕、鄂三省,镇压白莲教起义军。嘉庆元年(1796),白莲教起义军蜂起,震撼中国大地。五年(1800)正月,川东北达州,巴州、通江、城口等州县起义军首领冉天元、宋有洪、张子聪、王士虎、雷四旺、 徐添德等,合编分五支,披坚执锐,率兵三万余出师向西挺进。十...
-
分类: 2017-9-8 00:00
- 贾岛
-
贾岛(779-843),字浪仙,唐代河北范阳(今北京市房山区)人。唐代大历十三年(779)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自幼聪颖,好读书,苦于家贫穷无钱入馆读书,只好七八岁时就给富绅家作牧童。放牧间,每经私塾馆学门前过,常为馆内朗朗读书之声所吸引,留连不忍去。于是馆学周边成为他的放牧之所。每任牛自食草,独自逡巡至窗前窥视偷学。天长日久,竟将馆内先生所交尽数了然于胸。故此也常为牛不能果腹或践人稼禾而遭主人或他人鞭笞,但求...
-
分类: 2017-9-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