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动态 规划信息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2014-4-24 00:00|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1082| 评论: 0|来自: 大英县政府门户网

摘要: {"原始ID":"d92177489e6741679fee0b9c4b963d22","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4日","发布者":"大英县政府门户网","附件":[]}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安排中央投资130亿元,建设1300个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支持一批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推动各地制订实施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安排中央财政专项278.5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素质。

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安排中央投资26亿元,建设73个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安排中央财政专项100亿元、中央投资4.3亿元,实施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任务。启动新一轮“985工程”,安排中央财政专项305亿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安排中央财政专项20亿元,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支持非“211”工程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75所高校的14个一级学科、115个二级学科被纳入支持范围。实施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支持高校聘任长江学者241名,培育创新团队298个,资助优秀青年学术骨干3244人。继续推进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安排中央财政专项19.5亿元,开展270个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00个本科专业认证,建设295个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600门视频公开课、28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

民族教育发展

安排中央投资16亿元,在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建设112所普通高中学校。安排中央投资5.5亿元,改善地方民族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安排中央投资0.65亿元,补助内地9省市31所举办新疆中职班的学校建设清真食堂,中职班办班规模达到9900人。安排中央财政专项6.2亿元,补助内地城市举办新疆、西藏中职班和高中班的学校配备教学设备,支持藏区推广“9+3”免费职业教育模式。安排中央财政专项21亿元,支持新疆、西藏学前“双语”发展。安排中央财政专项3亿元,加强各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骨干教师“双语”培训,支持体现民族教育特色的教学仪器设备购置。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安排中央投资28亿元,完成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实现中西部地级市、30万以上人口县或残疾儿童、少年较多县都有1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重点支持一批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残疾人中高等教育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培养规模,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

安排中央财政专项302亿元,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在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及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为2300万学生每天提供3元营养膳食补助。安排学前教育资助资金16.2亿元,资助幼儿320万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连续3年上调,1330万名学生受益。设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和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年生均1500元,每年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90万人、占总数20%。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提高到生均3000元;设立博士生年均3万元、硕士生年均2万元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1万名博士生、3.5万名硕士生;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覆盖所有招生计划内全日制学生,博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万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在中央高校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按照博士生每生每年1万元、硕士生8000元奖励。

教育信息化建设

小学建网学校比例达到21.3%,初中建网学校比例达到52.8%,小学、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分别达到6.5台、10.4台。安排中央财政专项33.6亿元,支持7万个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中确定保留和恢复的教学点,配套教学教育资源接收播放设备。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批准设立上海纽约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批准筹备设立温州肯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批准设立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等中外合作二级学院,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举办的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到1979个,其中机构172个、项目1807个。举办91个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合作国家覆盖美国、英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和地区。新建孔子学院118所、中小学孔子课堂275个,填补空白国23个,累计在119个国家设立孔子学院440所、孔子课堂644个。

14、重大人才工程

 

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260多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4832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60个,分9批引进3319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得主等世界顶尖人才40余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举办高级研修班400多期,每年培训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100多万人。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依托各类技工院校、企业技能培训中心、公共实训基地,在急需紧缺行业建立240个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00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启动科学家工作室试点,遴选产生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业人才、创新团队培养示范基地。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文化名家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正在推进。

15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重点

公共教育

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免除所有学生学杂费,为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和1.3亿农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8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2%3000万农村寄宿生免除住宿费,中西部地区1330万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寄宿生享受生活费补助,占寄宿生总数55%,在此基础上对18.5万人口较少民族农村寄宿生给予每人每年补助250元。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免学费人数约占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数的91.5%,助学金资助人数约占一二年级在校生数的30%。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原则,支持地方开展对经济困难家庭儿童、孤儿、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资助工作。

就业服务

安排中央财政专项854亿元,各级财政共安排1504亿元。为城乡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和劳动调解仲裁。落实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开展政府补贴性基本职业技能培训达到5072万人次。印发《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实施54个职业技能标准。建立覆盖全国的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开展全国统一《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证,部分省市启动失业预警试点。帮助456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社会保障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1亿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实现全覆盖,合并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9亿人(城镇居民0.23亿人、农村居民4.64亿人);7700万离退休人员和1.32亿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分别达到2.7亿、2.9亿、8.02亿人,合计数达到13.2亿人、增加0.6亿人,参保率提高3.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亿、1.9亿、1.6亿人,推进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基本实现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安排中央财政专项10亿元,建设130个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中心,16个省份出台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18个省份出台80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政策。医疗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救助比例达到55%,建立急重病应急救助制度。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平均标准分别达到4406/年、3273/年。出台艾滋感染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办法。

医疗卫生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到11类,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增加到30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人数达到11.3亿人,其中规范化电子建档人数10.5亿人、建档率76.9%。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8146万人、糖尿病患者2283万人、重性精神病患者353万人,为23万例有肇事肇祸倾向且贫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20112012年分别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3.85亿、3.87亿剂次,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稳定在90%以上,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至1%以下。设立9069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建立14305个艾滋病筛查实验室、339个确证实验室。发现治疗肺结核患者260万例,耐多药肺结核规范化诊治工作扩展至80个地市。补助2029万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完成1466万例宫颈癌检查、208万例乳腺癌检查。安排中央财政专项4.7亿元,补助2368万农村生育妇女服用叶酸,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全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8.5%的村卫生室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20.2%的非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发布了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