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动态 规划信息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2014-4-24 00:00|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1085| 评论: 0|来自: 大英县政府门户网

摘要: {"原始ID":"d92177489e6741679fee0b9c4b963d22","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4日","发布者":"大英县政府门户网","附件":[]}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举办国家艺术院优秀剧目展演、中国设计大展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组织第二届全国优秀剧目大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实施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二期)、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国家美术发展工程。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艺术基金。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积极推动文化行政部门由办文化管文化转变。全国2103家国有文艺院团全部完成体制改革,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中直院团内部机制改革继续深化,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一批文化市场审批项目,在条件成熟地区推动政策调整和改革。推动文化市场诚信建设,加快文化立法,推进《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立法进程,颁布《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配套规章。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推进文化馆(站)、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开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实施春雨工程,面向边疆民族地区提供文化服务,惠及群众百万人次。开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展开。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产值稳步增长,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高,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重点领域稳步发展,广播电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演艺产业保持稳步上升势头,文化旅游日益成为消费热点,动漫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文化产业布局逐步优化,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步伐加快,园区基地、文化特色产业群建设加快推进。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重大项目。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第四十五章

坚实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实现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经营,实现铁路运输组织由内部生产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方案》,电网主辅分离工作基本完成,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研究开展售电侧改革试点。推进民航体制改革,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推进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关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民航业的政策措施。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颁布《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实施意见》。推进国有林场、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重点解决国有林场职工社会保险和分离办社会职能问题。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机制,在中央企业境外资产与投资管理、产权管理、收入分配、业绩考核、干部管理、监事会监督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根据中央企业所在行业领域、发展阶段,在业绩考核、收入分配调控等方面开展分类管理探索。健全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做到应收尽收,落实国家国有股权划转社保政策,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民生支出累计155亿元,国有股权减持收入补充全国社保基金支出累计26亿元。

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出台推动民间投资实施细则。制定支持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大涉企收费清理力度。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地方政府、创业投资企业及其他社会资金支持处于初创期的小微企业。完善政府采购和金融奖励政策,出台《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

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进行部署,各地区、各部门正在稳步落实。积极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方法,优化机构配置,严控人员编制。

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规范重点领域、重大规划和政策、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健全专家咨询评估和公众参与机制,完善公示和听证制度。

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

建立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监察部印发《关于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北京、吉林等地区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部门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开展专项绩效管理试点。20多个省(区、市)设立或明确问责工作机构。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11个配套文件。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推进事业单位分类工作,中央一级分类工作初步完成,地方分类工作正在逐步推进。推进管办分离和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完善财政、人事、社会保险等配套政策。

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研究完善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预算管理的各项办法,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间铁路运输企业税收收入划分。进一步理顺专项转移支付与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关系,加大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创新省以下财政管理方式,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积极推进。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政部等4部门印发《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全面清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制止地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的违法违规融资行为,严格控制新增债务。探索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有序推进上海、山东等6省市自行发债试点。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深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提高部门预算编制执行的规范性、有效性。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严格控制除重点支出外的其他一般性项目支出,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将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纳入预算管理,健全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推进政府会计改革,修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地方政府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推进部门预算管理信息化,健全预算公开机制。研究起草《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中央协议供货管理办法》。

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

积极稳妥推进增值税改革,继续深化营改增试点。继续推进消费税改革,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和高端消费品及高消费服务纳入应税范围,对于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用的基本消费品和其他不适合继续征收消费税的产品,剔除在应税对象之外,提高成品油税负。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加强对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修订《资源税暂行条例》,油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从西部地区推广到全国,推进湖南、湖北部分资源性产品从价计征改革试点。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深化国有金融机构改革,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19个省(区、市),继续深化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完善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实施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加快。继续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将城市商业银行纳入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范围,开展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试点。在浙江温州市、广东珠江三角洲、福建泉州市开展金融综合改革试验。、

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股票市场有序发展,证监会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股票发审制度改革;设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颁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债券市场较快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债券产品和工具种类不断丰富,推出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债、定向融资工具、中小企业私募债、集合债等各类产品。期货市场规范发展,修订《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推动《期货法》立法,新上市8个商品、金融期货品种,推进原油期货上市,发布有色金属指数和中国商品综合指数,推动场外衍生品市场建设。外汇、黄金市场良性发展,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进入外汇市场,推动上海黄金交易所产品创新。

完善金融调控机制

逐步建立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正式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幅减少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完善外汇市场交易机制。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允许境内机构以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香港、伦敦、新加坡、台湾等地离岸人民币市场逐渐发展,积极开展货币合作,与境外央行和货币当局签署23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实现完全可兑换5项、不可兑换4项、其余项目部分可兑换。证券投资有序开放,完善QFIIQDII制度,推出RQFII制度。强化对金融控股公司、交叉性金融产品等跨市场、跨行业风险监测评估,开展金融稳定压力测试,探索开展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建立部际联席会议机制。

加强金融监管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小组发挥积极作用,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金融监管部门与宏观调控部门间的协调不断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得到强化,颁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统一信用信息平台,颁布《征信业管理条例》、《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社会信用基本法立法项目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立法计划。建立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

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

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继续推进电煤价格改革,实施煤电价格并轨。积极稳妥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国内成品油价格完全理顺。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进一步理顺。继续推进水价改革,发展改革委等3部门出台《关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强和规范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管理,19个大中城市、30%的设区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关于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阶梯电价制度在全国(西藏、新疆除外)范围全面试行,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政策实施力度,对超能耗限额的企业征收惩罚性电价。

推进环保收费制度改革

对乘用车车船税由按辆定额征收改为按排气量分档征收。有序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

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机制

推进矿业权有形市场制度建设,建成296个省级、市级矿业权交易机构,颁布《矿业权交易规则(试行)》,开通矿业权市场网,开展矿业权出让网上交易试点,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环节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深化沿海开放

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促进上海浦东、天津滨海、福建海峡西岸等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