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文件 政策文件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英县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的通知

2023-7-26 11:28|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480| 评论: 0|来自: 大英县政府办公室

摘要: {"原始ID":"cfaebcbd6c7548bab7bab525ad6d6bfa","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6日","发布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编号":"大府办函〔2023〕60号","附件":[]}

对可以预警的突发生态环境事件,按照其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波及的范围,预警行动对应事件划分一级特别严重、二级严重、三级较重、四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预警信息由市政府上报省政府,由省政府发布、调整和解除;较大(级)和跨县(市、区)、园区行政区域的一般(级)预警信息由市政府发布、调整和解除;其他一般(级)预警信息由县政府发布、调整和解除。    

大英生态环境局研判可能发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时,应及时向政府提出预警信息发布建议。政府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当面告知等方式向辖区内公众发布、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并通报可能影响到的相关地区。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3.3 预警行动    

进入预警后,涉事企事业单位、事发地镇、街道办事处、园区县级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分析研判。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研判,预估可能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2防范处置。迅速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控制事件苗头在涉险区域设置注意事项提示或事件危害警告标志,利用各种渠道增加宣传频次,告知公众避险和减轻危害的常识、需采取的必要的健康防护措施。    

3应急准备。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到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指令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待命状态,环境监测机构组织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发展情况;针对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及时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落实;做好启动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准备。    

4)舆论引导。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事件信息,公布咨询电话,组织专家解读。加强舆情监测,主动回应社会关注的问题,及时澄清谣言传言,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3.4 预警级别调整和解除    

人民政府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调整预警级别;当查实发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或者危险已经消除时,宣布解除预警,适时终止相关措施。    

3.5信息报告及通报    

3.5.1 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镇、各园区、街道级部门(单位)是突发生态环境事件信息报送的责任主体。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能职责,负责向委、政府和应急报送突发生态环境事件信息。    

3.5.2 信息报告程序    

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发生后,涉事企事业单位必须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控制事态,并立即向所在镇、园区、街道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同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由安全生产、交通运输事故等引发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单位和个人在报告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的同时应报告大英生态环境应急等有关部门应第一时间将可能导致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通报大英生态环境大英生态环境通过互联网信息监测、环境污染举报热线等多种渠道,加强对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信息收集,及时掌握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发生情况。    

接到突发生态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后,事发地镇、园区街道、涉事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大英生态环境县应急局应当立即进行核实,对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要在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同时向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已经或者可能涉及相邻行政区域的,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发生地的镇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向县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的同时,及时向县内毗邻和可能波及的镇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通报情况。可能波及县外的,由县人民政府或生态环境通报相邻行政区域同级人民政府或生态环境    

3.5.3 信息报告时限    

发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事发地镇、园区、街道和相关部门(单位)必须坚持边处置边报告、边核实边报告原则,严格落实突发事件发生后,30分钟内电话报告,1小时内书面报告,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    

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收到突发生态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后,迅速组织相关成员单位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和评估,确定响应等级,同时严格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相关规定,上报事件信息。发生超出本预案响应范围的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后,在组织开展先期处置的同时,及时报请启动上一级预案。    

3.5.4 报告分类    

突发生态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终报    

初报主要内容: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主要污染物和数量、监测数据、人员伤亡情况、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影响情况、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等初步情况,并提供可能受到事件影响的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示意图。    

续报主要内容:在初报的基础上,详细报告处置进展情况。    

终报主要内容: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危害以及损失、社会影响、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    

初报在发现或得知突发生态环境事件信息后首次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事件发展情况后随时上报;终报在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处置完毕后上报。    

3.5.5 事件通报    

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向县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通报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情况;根据需要,由政府向毗邻和可能波及的政府通报有关情况。    

突发生态环境事件中伤亡、失踪、被困人员有港、澳、台人员或外国人,或者事件可能影响到境外的,由县委外事办负责通报。    

4 应急响应    

4.1 响应原则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相关分类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