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走进大英 历史人文著名人物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订阅

著名人物

钟永定
钟永定,今大英县象山镇人,字止安,钟瑞廷第三子。年方弱冠,考中秀才,喜读书吟诗。清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入京朝考不第,入国子监深造六载。肆力于诗、古文、骈文,深得国子监察酒赞赏称赞。 后来,李鸿裔(四川中江人)升任江苏按察使,以乡谊招留钟永定任其幕僚。李氏学问渊博,与罗江李调元、剑阁李榕,号称清代蜀中“三李”。钟永定与之相互切磋,遂使诗文日益精进。幕游江苏时,钟永定给其大哥钟永绍寄诗《书家信后夜...
2017-9-8 00:00
洪石门
洪石门(1879-1935),字有伦,世居今大英县蓬莱镇凉湾村二社。幼读私塾、后随父学染布,业余随叔父洪东岩学画。后因染房亏本停业,转而挑担小贩,览游遂、蓬、射三县名寺古画,从中吸取精华。并集祖父洪环溪,叔父洪东岩之大成。石门工花鸟山水,作《四季群方图》、《三友图》、《蓼崖沙河》、《耋耄长春》第四幅、颇受人赞扬。仿遂蓬知名画家端秀《春兰牡丹》惟妙惟肖;学郑板桥《石竹》得心应手;临杨介平《荷花》、扬春梯《四时...
2017-9-8 00:00
章藩
章藩,清代浙江归安县人,恩贡。道光二十五年(1845(九月至咸丰九年(1859)八月任蓬莱县丞。为官清廉,关心民苦,兴学育才,且工诗,善草书,所到之处,多有题咏,大英风光,尽入诗中。 大英县蓬莱镇古柏龙归山下寂光寺,有古井寺,清代和民国都有县内有名的佛教圣地,常是善男信女云集、文人墨客旅游之地。章藩曾到古井寺游览,题有《古井寺》诗: 不识何年凿,寻僧试访之。 有泉闲洗钵,无字细摩碑。 垢浣菩提水,名题正统时。 龙...
2017-9-8 00:00
杜陟
杜陟(1001—1057),字从圣,遂州长江县(今大英县人)。其父杜昭文,为遂州长史。杜陟少时,喜欢古籍,博览经史百家。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诏令各州建立州学,州人敬慕其才学,推选杜陟任州学教授。 宋庆历六年(1046),杜陟参加科举考试,特奏名赐三礼出身,授官棘道县(今四川宜宾)县尉。因其为官清正,升任叙州治(今宜宾市东北五里岷江北岸九州坝)军事通判,力于史治。转运使、提典刑狱联合举荐他,但因遭诬陷而罢官。 ...
2017-9-8 00:00
席书
席书(1461—1527),字文同,号元山,四川蓬溪县吉祥镇席家沟人,弘治二年(1489)中举人。次年赴北京应试,中三甲第122名进士分发出山东兖州府郯城任知县。席书任知县三年,勤恳农田,规制水患,成效大著。政绩突出,治行有方,弘治七年(1494)擢工部堂主事(正七品)。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弘治十四年(1501)晋升户郭员外郎(正六品)。 席书逝世与北京,归葬今大英县回马镇文武村金井坝(其墓今存,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席书从2...
2017-9-8 00:00
谢金
谢金,字子真,宋代长江县长滩人(今大英县隆盛镇)五龙山人,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 谢金中虽进士后,然不屑仕进,隐居五龙山中,以诗自娱。司马光之父司马池,任小溪县(今遂宁市区)知县时,十分敬重谢金,与其结为诗友。 谢金著有《五龙山居诗》二卷。其诗平淡自然,空灵静谧,令人悠然神往,有唐代诗人韦应物、柳宗元之遗风。在色彩上,他不用浓墨,不爱华艳,而追求萧疏清淡;在情趣上,他不作惊人语,不豪情满怀,...
2017-9-8 00:00
洒下汗水收获美丽——园林绿化师
洒下汗水收获美丽——园林绿化师
洒下汗水收获美丽——园林绿化师  采访对象:园林绿化师 唐云弟   主要任务:通过修枝、防虫、除杂草等工作,维护城市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挥舞剪刀给植物修枝剪叶,给树杆刷上防虫的“白漆”,清除草坪里的杂草……这些都是60岁的唐云弟再熟悉不过的工作。作为一名园林绿化师,每天他都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双手为城市“美容”,精心呵护每一株花草树木,描绘出一幅美丽和谐的城市画卷。  1月8日清晨,7点刚过,老唐...
2017-9-8 00:00
郭子仪
郭子仪(697-781)唐代名将,评定“安史之乱”后,先后被封为尚书令、太尉、中书令、逝后追任为太 师。其人忠义,才德流芳,其名言曰:“吾儿无才德,留财为哪桩?吾儿有才德,留财为哪桩?”他不主张对子女娇生惯养,要以才德学识使之自食其务,否则害下辈。“不留万贯财,只留万卷书”便是郭子仪对后辈的期望。郭子仪子嗣甚旺,每每高寿生辰,儿孙跪拜其下,不识者如云,只抬手点头以示之。郭子仪后裔自唐昭宗他的第四代孙郭瑞夫妇...
2017-9-8 00:00
赵燮元
赵燮元,字衡轩,射洪人,清嘉庆十二年(1807)举人,官云南永平知县。曾主讲射洪金华书院。嘉庆十七年(1812)篆修《射洪县志》19卷,今存。著有《淡远轩文钞》4卷、《淡远轩诗稿》2卷行世。 明水寨,又叫明水城,位于今大英县回马镇郪口境内,系古代军事要塞。据有关史料记载:元末明初,明玉珍、明升父子占据四川,建都重庆,国号“大夏”,为拱卫遂州,于是在涪江与郪江汇合处一侧的明水山上建筑明水城,筑城周长二里。明水山三面...
2017-9-8 00:00
杨炯
杨炯(650—693),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12岁举神通,授校书郎、崇文馆学士。唐垂拱元年(685)秋,出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司法参军,垂拱四年(688)秩满离蜀,后出为盈川县令,在官任内以严酷著称。擅长五律,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其边塞诗具有积极精神,气势较胜,但多数作品未能尽脱齐梁风气,著有《盈川集》。 杨炯曾祖初为唐代左光禄大夫,华山郡开国公。杨初长子杨安,杨安之子杨某(其名失载...
2017-9-8 00:00
陈于陛
陈于陛(1545-1597),号玉垒山人,明代南充宰相陈以勤之子,隆庆进士。明万历十九年(1519)拜礼部右侍郎,次年改史部右侍郎。万历二十一年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宰相)。终明之世,父子为宰相者,只有南充陈氏。 万历五年(1577)五月,陈于陛到(今大英隆盛)长滩寺游历,古寺藏林间,唯闻钟磬声,面对如此美景,陈于陛诗思泉涌,当即草书七言律诗《游云台观》。明代蓬溪典史蔡一元(湖广人,后任射洪主簿)和长滩寺僧人林诰将...
2017-9-8 00:00
张治平
张治平(1905-1945),男,大英县隆盛镇人,生于1905年3月。时代有田产,以耕读为业。父有四子,以治平局长。治平自幼聪颖,很受父亲器重,对他寄予了很大希望,希望他读书成才,长成为国之栋梁。治平深解父意,6岁始入私塾,用心攻读,成绩往往名列前茅,先生喜欢,学友爱戴。民国七年(1918)进入蓬溪县高小校读书,民国十年(1921)考入遂宁县第三师范学校。三年功课,成绩一路领先,民国十三年(1924),19岁的张治平以较高的学业成绩考...
2017-9-8 00:00
蒋超
蒋超(1624-1673),江苏金坛市人,字虎臣,以家近华阳洞而号华阳山人,以身是峨眉山老僧托生,遂罢绥庵。21岁中举人,23岁中鼎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来在峨眉山伏虎寺出家,成为佛门盛事,《聊斋志异》载有其事。著有《绥庵诗稿》、《峨眉山志》等。 清康熙十一年(1672)春,蒋超弃官,不归江南,附楚舟入峡,抵达蓬溪。时其友人潘之彪知蓬溪县事,遂出麋中之《蜀中广记》等书,鼓励潘之彪修成《蓬溪县志》2卷,此...
2017-9-8 00:00
道冲禅师
道冲禅师(1168—1249),遂州长江县(今大英县)人,宋代高僧。俗姓荀,幼资性绝群。稍长,考进士不第,遂到梓州(今四川三台)妙音院出家,后又到成都深造佛学理论。 南宋绍熙三年(1192),道冲禅师出三峡,云游浙江,到杭州西湖灵隐寺参拜松源崇岳禅师。初住嘉庆天宁寺,声名隆望,闻于朝廷,后又担任江苏南京钟山、浙江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著名禅师院主持。由于冲道德高望重,南宋理宗颁布圣旨,为帝倚重,众集如海。其弟子中...
2017-9-8 00:00
曹吉熙
曹吉熙(1910-1933),今大英县回马镇人。生母早故,有继母抚育成人,幼年家贫,仅断续上学,19岁毕业于回马高级小学。1929年8月,进入蓬溪县中读书,吉熙生活简朴,学习刻苦,不久,就加入进步组织“益智社”。1931年夏,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党员。是年,蓬溪县特支将“益智社”改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互助社”。曹吉熙在该社中积极组织同学阅读进步书刊,讨论疑难问题;发动同学在回乡的路旁书写、张贴革命标语,配合县中校党组织领...
2017-9-8 00:00

相关分类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