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文件 政策文件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英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3-11-3 11:16|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332| 评论: 0|来自: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摘要: {"原始ID":"121f08a4a67306cada0fee7db06cbb4c","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1日","发布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编号":"大府办函〔2023〕115号 ","附件":[]}


大府办函〔2023115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大英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盐井街道办事处,级相关部门:

大英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已经县政府六届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111日           

 

 

 

大英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大英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成渝之星支撑、聚力大美大英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英开好局、起好步,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遂宁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共大英县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大英的决定》,特制定本规划,主要阐明大英县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保障措施,是大英县未来五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专项规划与行动指南,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1.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完善

十三五期间,我县成立科技创新攻坚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大英县科技创新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大英县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大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设立500万元/年科技创新奖励资金,同时支持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推动创新要素资源有效聚集,创新氛围日益浓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2.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效果显著

我县积极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十三五期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1家,比十二五末增加9家,总量居全市各县(市、区)第2;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达46家,年均增长21%,总量居全市第2位,建成省级瞪羚企业1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35.9亿元;企业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额达到1.77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117%2020年底,拥有有效专利937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68件、有效实用新型744件、有效外观设计125件;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到1.25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71%

3.科技创新平台实力不断加强

十三五期间,我县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家,总量居全市第2位;彰骏光电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光模组研发与应用实验室,森帝汽配与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共建省级联合研发中心,蜀泰化工与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共建实验室、教学实践基地及技术研究中心,推动关键工艺技术产业化,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初见成效。我县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孵化中心成功开园,备案成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合作,挂牌大英县科技工作者之家、落户中国科学院光电所博士科研工作站,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零的突破。

4.科技创新优势资源不断集聚

十三五时期,全县共组织申报国省市科技计划项目320余项,获得3200余万元资金支持;县政府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人才培训、科研与产业化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等方面开展合作,强化人才互动、信息互动、项目互动、产业互动。我县创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1个,国、省产业技术联盟5家,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1个。蜀泰化工、飞亚动力等企业与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校企合作协议40余项,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化。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科技项目攻关,集聚专家教授近65人,培养企业技术骨干80余名,引进人才30余名。

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佳绩

十三五期间,我县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孵化中心为县内80余家科技型企业提供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代理、科技项目申报及投融资等服务,中心在孵企业超过60家。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成果鉴定,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通过国省级科技成果评价30项,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截至2020年底,拥有有效专利937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68件、有效实用新型744件、有效外观设计125件。捷贝通能源、佳世特橡胶2家企业以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新材料组第一名、第二名的成绩晋级全国行业总决赛,捷贝通能源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

(二)发展问题

十三五以来,我县科技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综合来看,全县科技发展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低;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和研发人才缺失,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对外技术依赖程度较高。二是新兴产业发展较慢。我县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为工业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占比大,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少。三是人才资源不足。受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对标我县产业发展需求,企业塔尖人才不够突出、塔基人才总量较小仍存在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等问题。

(三)机遇与挑战

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基础前沿领域孕育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广泛融合渗透,带动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带来更多的创新机遇和发展空间。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新时代的重大历史使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新一轮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纵深推进这将成为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大英科技创新注入强大动力。

2.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入实施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相关分类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