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文件 政策文件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英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3-11-3 11:16|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378| 评论: 0|来自: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摘要: {"原始ID":"121f08a4a67306cada0fee7db06cbb4c","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1日","发布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编号":"大府办函〔2023〕115号 ","附件":[]}

推行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等多元化供地模式,加强用地指标统筹分配,形成土地利用倍增效应破除土地制约瓶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树牢节约集约用地理念探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进一步明确用地标准分类分批整治淘汰能耗大、产能低、贡献小的企业有序腾退落后产能用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采取分批供地模式严格控制单宗土地供应面积探索建立用地考核体系

5.打造科技创新良好营商环境

快数字政府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助力政务服务再升级。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开展一网通办能力提升攻坚,高效推进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实现全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对工业项目、办税等政务服务事项按照信用受理原则,实行容缺后补”“告知承诺办理,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落实政府采购、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消除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依法保障中小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招标投标的权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推行严明公正、包容审慎柔性监管执法,对新产业、新业态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防止过度执法,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办案对中小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

(二)实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1.搭建实验仪器设备共享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能力,联合搭建实验仪器设备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行业共性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鼓励有检验检测能力的企业,在实验仪器设备共享公共服务平台上共享检测设备,完善平台服务能力。

2.加快推进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先进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支持省、市级科普基地完善科普性基础设施,定期组织科普性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对前沿科技创新和未知事物的浓厚兴趣,营造创新氛围。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定期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建设一批服务科技创新大赛的基础设施,丰富科普性科学教育基础设施群。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不定期开放实验室和部分生产设备,搭建青少年实训基地,提升青少年对制造和创新的认知,打造实训科学教育基础设施群。

(三)实施科技创新资源聚集行动

1.加快建设创新载体

聚焦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瞄准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创新研发资源,培育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国家孵化器联盟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功能,增强孵化培育企业能力,实现资源共享、基地共建、创新协调。支持成立孵化B区,建立小试中试基地,健全孵化产业链条,加速孵化服务成效。充分利用老厂区遗留库房、建筑、设备、生产线等设施和空间,采用智力共享、技术共享、信息共享的合作机制,积极开展与省内外院校地企合作,共同搭建集文创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合作交流为一体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吸纳各类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者、民间匠人等入驻,加速文创一条街建设,打造基地内的文化科技研发中心、文化科技企业培育中心、科学技术服务中心等。深入推进天府科技云”“四川科技兴村在线服务平台建设,深化科技服务智能精准供给、科研成果智能精准转化、科研项目智能精准承接、科普服务智能精准直达等能力。

2.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坚持以开放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为原则,立足县域产业基础,以做大产业增量、优化产业存量、提升产业质量为抓手,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增强科技创新主体核心竞争力。聚焦扩量与提质,加快实现企业数量倍增、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实力提升的目标。扩量方面,按照转型一批、孵化一批、创办一批、引进一批的思路,以科技企业为引领,筛选创新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为培育对象,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关键技术预测、重点项目支持等方面协同联动,实施分类、滚动、持续培养,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引领型企业。提质方面,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着力解决科技型企业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问题,遴选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科技企业,培育形成专精特新企业。提质升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研仪器设备、数据文献、专业服务等科技资源向中小企业低成本开放,实现双创要素资源全覆盖。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以科技招商、科技融资、科技奖励为举措不断完善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重点发展一批科技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瞪羚企业、孵化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优势企业。

专栏2  实施创新资源汇聚工程

1.探索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有效模式,分行业、分领域打造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发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国家孵化器联盟建设逐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探索制定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推广实施创新券补助政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科学仪器设施服务平台购买科技服务。

2.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开展具有针对性跟踪辅导和服务,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进程,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计划。

3.支持科技型企业创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创建省级技术先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强化关键技术供给

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链地位的战略需求,聚焦优势主导产业,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化工工艺、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重大原创成果,抢占未来智能制造竞争的技术制高点。支持企业加快先进工业母机产业化建设;支持新材料企业发展,进一步壮大新材料产业,实现科技融入工业生产智能场景,全面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支持盐化工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智能控制等技术建设智能工厂,并面向盐化工产业发展与场景应用需求,率先开展碳酸锶、电池级碳酸锂制造、盐卤伴生天然气脱硫、特种高钙盐智能制造等重点项目,推动绿色生态盐卤循环经济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关,为大英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4.加大企业研发投入

强化政策引导,配置科技资源,以研发投入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加快建设各类研发机构和创新载体,加大有效研发投入。综合运用后补助、贷款贴息、推广使用科技创新券等方式,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高端人才(团队)引进给予重点支持,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加大创新投入。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实施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等科研项目,并遴选一批优质科技创新项目争取省、市级专项资金补助,积极组织企业申报遂宁市揭榜挂帅项目,促进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

(四)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

1.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加强创新创业平台与其他地区双创平台、孵化器、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等技术转移转化机构的交流合作,构建对知识产权技术先进性与可行性,以及市场需求的评价能力,深入挖掘优质科技创新项目,助推项目转移应用。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发展我县行业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础建设,建立一批以技术转移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实验室、实习车间等。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等创新主体,前瞻部署建设一批省、市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带动高端创新资源集成攻关和重大创新产品孵化转化。培育一批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职业化技术经理人,鼓励开展专利运营、科技评价、概念验证、技术投融资等技术转移服务。

2.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

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和相关激励政策,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法治保障。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到企业等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按规定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或者离岗创办企业。依托四川省科技成果信息汇交系统等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挖掘,推进大英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与对接。

3.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

发挥本地龙头企业优势,推进重点产业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遴选并组织实施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优势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等中试放大、技术熟化、工程化配套和产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拳头产品。面向企业开展先进成熟使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依托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等,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关联产业发展,开展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试点示范。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相关分类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