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搜索
大英新闻 首页 文件 政策文件 查看内容
真正让“遂宁效率”成为“遂宁品牌”

大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英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3-11-3 11:16| 发布者: 大英县人民政府| 查看: 380| 评论: 0|来自: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摘要: {"原始ID":"121f08a4a67306cada0fee7db06cbb4c","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1日","发布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编号":"大府办函〔2023〕115号 ","附件":[]}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5年

指标属性

1

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

%

0.75

预期值

2

有效发明专利件数

96

累计值

3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万人

0.67

预期值

4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

35

累计值

5

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

亿元

50

预期值

6

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累计值

7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

100

预期值

8

技能人才

7000

累计值

9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投入

/

27

预期值


引进推广科技成果

10

预期值

11

转化科技成果

20

预期值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行动

1.建设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

结合大英产业发展特点,合理确定部门功能性分工,发挥主管部门在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移应用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加强县委县政府对创新发展工作的领导,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整合优化相关议事协调机构,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增强企业在县域创新决策体系中的话语权,发挥各类行业协会、科技社团等在推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健全社会公众参与决策机制。

2.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实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程,探索总部+基地”“研发设计+转化生产等产业协作模式,以常态化多层次的方式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间的联合,搭建政产学研用创新平台、信息平台。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科技项目配置机制,支持引导企业牵头开展联合攻关,打破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界限,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的有机衔接,共同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支持高校院所根据我县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开设专业学院,为全县企业定制人才,深化产学研用合作。组建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企业参与的政治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推进联盟参与产业规划编制,开展行业标准制定、共性技术研发、公共平台搭建、产业链协同创新,努力实现产学研用合作的长效稳定。推动高校院所向企业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科研文献、科学数据、检验检测等创新资源,完善公共创新资源开放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企业、院所、高等院校等创新资源优势叠加,打造一批前沿技术攻关、重大产品研发、新兴产业培育、成果转移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高地。

 

专栏1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点工程

1.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加快建设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一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和新型研发组织,打造一批省级和市级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共享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

2.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联动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深化与成都在产学研协同发展、人才引进和交流、金融支持、模式创新和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在金融科技、成果转化,双创载体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双创人才流动、双创活动共办新机制。

3.构建科技创新投入与管理机制

一步优化整合有关部门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计划等,引导社会各类各级资源集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形成经济、科技有关部门推动科技创新的合力。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对我县产业技术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参赛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及时兑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贯彻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优化创新型企业办税缴费服务,设立科创绿色通道,指定专人对接、专题辅导、专家服务的三专式纳税服务机制,推动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纳税专享。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提升各类创新主体办税便利度。

4.健全土地供给保障创新机制

qrcode
手机扫码,畅快体验!

相关分类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